形塑「台北當代」新力量:精選近三年國際新面孔

New Forces Shaping “Taipei Dangdai”: Some New International Faces in the Last Three Years
Artouch, May 11, 2024
2024年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邁入第五屆,包含33家首度參與的畫廊在內,參展畫廊名單組成已與2019年的首屆相當不同,今年甚至有來自土耳其、烏干達等國家的畫廊帶來新鮮的藝術角度與作品。在本文中,我們精選今年首度參展、以及近三年內固定參展的畫廊展商,看它們為如今的臺北藝術市場帶來哪些新氣息。
 

Zilberman|A01

 
2008年於土耳其伊斯坦堡成立,目前在柏林、邁阿密都有畫廊空間的Zilberman此次為第一次參與台灣的藝術博覽會。該畫廊以強大的教育與學術支援計劃著稱,也熱切支持藝術家於柏林等地的駐村計劃。對畫廊創辦人Zilberman來說,藝術絕對是一種抗議與批判的方式,因此「批判性」始終是畫廊重要的核心路線。此次參與台北當代,畫廊以「流離失所」為題,帶來包括Omar Barquet、Guido Casaretto、Isaac Chong Wai(莊偉)、Jaffa Lam(林嵐)、Yasam Sasmazer、Sim Chi Yin(沈綺穎)和Lucia Tallova七位藝術家的作品。此次展出作品中,香港旅德藝術家莊偉於前德國青年監獄駐村的項目裡,採用了監獄圍籬製作了一艘船隻,隱喻著逃跑計劃的夢想,同時影射著當代世界的政治衝突環境。
 
Ziberman於土耳其伊斯坦堡成立,目前在柏林、邁阿密都有畫廊空間,此次為第一次參與台灣的藝術博覽會,以「流離失所」為題。(本刊資料室)
Ziberman於土耳其伊斯坦堡成立,目前在柏林、邁阿密都有畫廊空間,此次為第一次參與台灣的藝術博覽會,以「流離失所」為題。(本刊資料室)

 

Polígrafa Obra Gráfica|B03

 
首度參加台北當代的西班牙藝廊「Polígrafa Obra Gràfica」,是1964年由專精於藝術書籍和版畫出版商的經營者曼努埃爾.德.穆加.托塞特(Manuel de Muga i Toset)所創立。努埃爾.德.穆加曾與胡安.米羅(Joan Miró)、安東尼.塔皮埃斯(Antoni Tàpies)等超過300藝術家合作出版藝術書籍。而努埃爾.德.穆加的兒子也對於版畫擁有濃厚的興趣,擁有自己的版畫工作室,配有蝕刻、石版畫、木刻版畫及其他傳統印刷技術的設施。顯見Polígrafa Obra Gràfica對於版畫的專業研究。而在本次台北當代則是展出王懷慶、蘇笑柏、加賀溫(Atsushi Kaga)、克里斯多(Christo,本名為克里斯多·耶拉瑟夫,Christo Vladimirov Javacheff)以及Vhils(其名為亞歷山大.法圖,Alexandre Farto)等人之作品。其中參展的加賀溫將自身的生活。經驗,融入作品中,再以童趣的筆觸描繪,具有豐富的想像力。
 
Polígrafa Obra Gráfica來自西班牙藝廊,專精於藝術書籍和版畫出版。(本刊資料室)
Polígrafa Obra Gráfica來自西班牙藝廊,專精於藝術書籍和版畫出版。(本刊資料室)

 

Jahn und Jahn|C03

 
同樣為今年首度參展的Jahn und Jahn,於C03展位帶來四位國際藝術家之作。創立於1978年,Jahn und Jahn關注於歷史和當代觀點的對話,常於抽象與具象、表現主義與極簡主義、遊戲與功能之間擺動,在德國慕尼黑與西班牙里斯本皆有展覽空間。
 
置於展場中央,奧地利畫家赫爾曼・尼特西(Hermann Nitsch,1938-2022)的《Probe 89》(2021)涉及創造、狂喜、痛苦、死亡和復活,以明暗相間的色彩和激烈筆觸表現人類生命,處理自身所感知強大而深刻的人生問題。德國藝術家卡琳・內菲爾(Karin Kneffel,1957)之作如一面反映世界卻略帶扭曲的鏡子,精確描繪靜物卻也強調影像感知和構建中的虛構性質,持續反思圖像、空間和時間之複雜關係。
 
德國藝術家 Jana Schröder(1983)的作品受到身體行動與色彩顏料引導,通常由2至3種色調組成,令人直觀聯想到一副活潑而直覺的身體與心靈。德國藝術家Andreas Breunig(1983)則以不規則線性結構的創作手法引人注目,線條、形狀與色塊作為他對繪畫基本概念的探索。色彩繽紛的線條、形狀在潔淨背景上相互交織,引發觀眾對每條線的起點和終點之思考。
 
Jahn und Jahn今年首度參展,帶來四位國際藝術家之作,關注於歷史和當代觀點的對話。(本刊資料室)
Jahn und Jahn今年首度參展,帶來四位國際藝術家之作,關注於歷史和當代觀點的對話。(本刊資料室)

 

Sies + Höke|D06

 
Sies + Höke是一間位於德國杜塞爾多夫的藝廊,此次展覽「心靈的願景」(Visions of Mind)由王焜生策劃,展覽主要分為兩大部分。首先是人類面對當前社會所呈現的心理狀態與現象,其中展出Andi Fischer的繪畫,他汲取大量藝術史裡的圖像,以模擬孩童的塗鴉方式,回溯繪畫中的動物;Jonathan Meese的繪畫充滿狂放恣意的色彩與線條,引領觀眾探索內在的情緒;而Federico Herrero的色塊則呈現活潑、溫順的協調感。
另一部分呈現的則是以節制的理性來詮釋我們所見到的真實。雕塑大師Tony Cragg的作品探索自然和人造世界之間的複雜關係,揉合了工業材料和工藝,創造了一種革新、獨特的雕塑語言;Ulrich Erben畫作以幾何造型構成,當不同的色調燈光穿透過他的畫布時,會產生透視錯覺和變化的色調,如同世界的多貌,他也被認為是歐洲經典繪畫最偉大的代表人物之一。Claudia Wieser以其現代主義風格的幾何結構而聞名。Wassily Kandinsky與Paul Klee將靈性視為美學過程的一部分的觀念,給予她對於抽象與生理體驗共存的認識。從她精美的色鉛筆和金箔圖畫中可以看出早期在 Bergmeister Kunstshmiede 擔任鐵匠學徒時,磨練了對藝術和物體、美學和功能的理解。這種研究的工藝為她的多面鏡子、手繪和圖案陶瓷以及雕刻木雕的技術繪圖提供更多樣的豐富性。
 
Sies + Höke是一間位於德國杜塞爾多夫的藝廊,此次展覽「心靈的願景」(Visions of Mind)由王焜生策劃。(本刊資料室)
Sies + Höke是一間位於德國杜塞爾多夫的藝廊,此次展覽「心靈的願景」(Visions of Mind)由王焜生策劃。(本刊資料室)

 

Afriart Gallery|DG12

 
此次台北當代唯一一家來自非洲的畫廊為烏干達的Afriart,這也是畫廊第一次參與亞洲區的博覽會。主要經營非洲藝術家,Afriart帶來兩位來自東非的藝術家:衣索比亞的Fiker Solomon和烏干達的Henry Mzili Mujunga。儘管兩位藝術家來自不同文化和世代,但作品都圍繞著自然環境與人類生活緊密相連的本質。兩人的童年均與自然界有著深厚的聯繫,現在的他們則都生活在非洲的大城市中,有時在現代生活壓力下試圖尋找一個寧靜的地方和完整的自然生態系統成了一項難題。在強烈的熱帶色彩下,Mzili的油畫作品強調我們與自然的共生關係,而Solomon的大型掛毯「生命之網」系列,則使用傳統編織與縫紉等技術探討人類經驗的共通性與其間的聯繫和統一。
 
Afriart Gallery來自非洲的畫廊為烏干達的Afriart,這也是畫廊第一次參與亞洲區的博覽會,帶來強烈的熱帶色彩。(本刊資料室)
Afriart Gallery來自非洲的畫廊為烏干達的Afriart,這也是畫廊第一次參與亞洲區的博覽會,帶來強烈的熱帶色彩。(本刊資料室)

 

Bowman Sculpture ︳E01

 
1993年成立的英國Bowman Sculpture早已在雕塑領域樹立頂尖專業,並因對羅丹雕塑首屈一指的專業經營而知名。此次首度參加台北當代,因創辦人Bowman夫婦受邀參加富邦美術館開幕,認為這也是同步向臺灣受眾推廣其畫廊品牌、帶來可被私人收藏的羅丹作品的好時機。展覽中可見《沈思者》、《吻》、《影子》、《巴爾札克紀念像》、「加萊義民」等膾炙人口的羅丹作品,以及一件羅丹尚在卡埃里.貝勒茲(Albert-Ernest Carrier-Belleuse)工作室工作時所作的赤陶雕塑《泰坦族花盆》(完成於1887年之前)。
 
Robert Bowman在開設畫廊前曾任蘇富比歐洲藝術品總監,也擔任歐洲藝術博覽會(TEFAF)「19及20世紀雕像」審查委員會主席15年之久。據Michele Bowman受訪時介紹,畫廊對於經營的羅丹雕塑採嚴格把關,有別於富邦美術館此次展出的羅丹作品多為1960至1980年代間的翻鑄作品,Bowman Sculpture代理的羅丹雕塑大多數為藝術家在世時所鑄造,更為稀有,每件作品也都附有羅丹委員會(Camite Auguste Rodin)的證明。此次展位現場售價最高(780萬美金)的《沉思者》為1903年藝術家的縮小版,也是這件作品在1903至1914年之間、僅有的六件藝術家生前鑄造作品之一。此外,有別於此次以羅丹雕塑個展亮相台北當代,Bowman Sculpture今年初首度參加新加坡ART SG時,則是以旗下代理的當代雕塑藝術家作品為展位主角。
 
Bowman Sculpture來自英國,在雕塑領域樹立頂尖專業,並因對羅丹雕塑首屈一指的專業經營而知名。(本刊資料室)
Bowman Sculpture來自英國,在雕塑領域樹立頂尖專業,並因對羅丹雕塑首屈一指的專業經營而知名。(本刊資料室)

 

Galerie Vazieux ︳E03

 
Galerie Vazieux連續第三度參加台北當代,多年來以專注於亞洲現代藝術為主要特色的他們,近年來視野也擴展至來自歐洲、亞洲的當代藝術,這在此次展位上也有所體現。著名華人抽象藝術家、「五月畫會」主要人物之一莊喆的幾件作品為展示重心,此外也同時有五位來自歐洲和亞洲的年輕藝術家作品為展位增添不少亮點,展現當代繪畫的活力。其中包括旅居德國的韓國年輕藝術家Youjin Yi充滿神秘氣息與夢境般的繪畫,韓國藝術家Moonassi以墨水、水和韓紙等傳統東方繪畫材料創作的細緻黑白作品,Sarah Jérôme的模糊與具表現性的畫面,而川人綾(Aya Kawato)與眾不同的抽獎網格繪畫風格,則融合了在日本傳統紡織業背景中獲得的知識和專業技能、以及現代神經科學研究的發現。此外,前不久剛在TKG+舉辦個展的黃沛涵有一件大幅作品展出,以日常圖像為基底,利用幾何或有機形狀進行切割和拼貼,以抽象筆觸擴展或填補畫面中的空白。
 
Galerie Vazieux 展示旅居德國的韓國年輕藝術家Youjin Yi作品的展位一角。(本刊資料室)
Galerie Vazieux 展示旅居德國的韓國年輕藝術家Youjin Yi作品的展位一角。(本刊資料室)

 

Marc Straus|E09

 

位於紐約的Marc Straus這次帶來兩位編織藝術家,展場整體呈現俐落乾淨,充分對比顯現織品的細緻複雜。其中藝術家Ozioma Onuzulike作為知名詩人以及非洲當代陶瓷藝術界的領先人物,他的作品涉及的不僅是非洲歷史和其當代性,還包括了全球性議題,如殖民主義、移民和全球暖化等。在本次展出的棕櫚果殼珠系列中,他使用當地的黏土重新創造了棕櫚果殼成珠子,並使用回收玻璃和灰釉進行鑲嵌。反映了歷史上珠子作為非洲奴隸貿易的商品交換品,由歐洲商人所使用的情景。作品的編織結構也隱含著西非編織傳統的歷史,同時展現它們在政治和文化上的地位。
 
另一藝術家Anne Samat運用東南亞的Pua Kumbu編織藝術,並添加來自生活的平凡物件,創造出色彩鮮豔、華麗、具有傳統圖騰意象的作品。她的作品體現了個人的生命故事,她也會將家族歷史注入到編織結構和符號中,每一件雕塑都受到她不同家庭成員的啟發,包含經常出現的母親和女兒形象,像是把一對塑料漏斗當作胸部、又將錄音帶掛在頸飾上等,這些日常物件和文化標誌已經與Samat的編織融合在一起,透過編織她也重新講述了愛和自由。
 
Marc Straus位於紐約,這次帶來兩位編織藝術家,展場整體呈現俐落乾淨,充分對比顯現織品的細緻複雜。(本刊資料室)
Marc Straus位於紐約,這次帶來兩位編織藝術家,展場整體呈現俐落乾淨,充分對比顯現織品的細緻複雜。(本刊資料室)

 

Cuturi Gallery|F01

 

來自新加坡,2019年成立的Cuturi Gallery今年首度參展,展出了4位新加坡新興藝術家之作,從後殖民主義的環境歷史、白領工作者於平凡生活中發現的美麗,以及對個人存在與身心狀態的探索中汲取靈感。作品觸及文化身份、社會問題,以及個人敘事與普世真理,為觀眾帶來了一瞥當代新加坡藝術的豐富視角。Cuturi Gallery 亦長期關注並支持新加坡在地年輕藝術家,為他們提供駐村計畫,在新加坡、倫敦皆有展覽空間。
 
Aisha Rosli作品探索了孤獨、隱匿、親近和慾望等主題,在《Feeling Grey》中所描繪的頹坐人物形象便是她本身,獨自一人被置於熟悉而又詭異的空間中,揭示個人存在與身心狀態。Faris Heizer(1998)作品基於對當代社會和資本主義結構運作的個人觀察,尤其關注社會關係中的行為和表演性。他常以白領工作者為題材,運用多層次底色、大膽有力筆觸勾勒人物之間充滿親密、緊張和困惑的情境。
 
Israfil Ridhwan(1999)深受墨西哥藝術家芙烈達·卡蘿(Frida Kahlo)影響。此次展出作品以肖像、動態、豐富色彩和戲劇性貫穿。反映生活中的微妙情感,包括自我批評以及親密關係間的拉扯、著迷和失落。Khairulddin Wahab(1990)是近期備受國際關注的新加坡藝術家之一,其創作靈感來自人類學、後殖民主義與新加坡歷史,他根據地理與文化背景,將東南亞土地景觀置於充滿奇幻色彩的畫布上,以當地特有的元素與象徵,打造出一個在自然世界中與歷史政治相遇的視覺場景。
 
Cuturi Gallery來自新加坡,長期關注並支持新加坡在地年輕藝術家,為他們提供駐村計畫,在新加坡、倫敦皆有展覽空間。(本刊資料室)
Cuturi Gallery來自新加坡,長期關注並支持新加坡在地年輕藝術家,為他們提供駐村計畫,在新加坡、倫敦皆有展覽空間。(本刊資料室)
16 
of 205